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要闻> 民政要闻> 文章浏览
新闻发布会:事关养老、兜底保障等重点领域! 河南加快推进现代民政建设
发布日期: 2023-11-21 17:17
来源: 河南省民政厅官网

    11月20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河南民政领域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方面的进展情况和成果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河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余广庆介绍,今年以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切实发挥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兜底性、基础性作用,扎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责,以建设“幸福民政、活力民政、文化民政、法治民政”为抓手,加快推进现代民政建设,有力服务了现代化河南建设大局。

    【养老】政策、设施、服务、人才、项目等多点发力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2年年底,河南省60岁以上人口1862万,占常住人口的18.9%,已处于中度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呈加速上升态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五级书记抓养老”的工作机制,两次召开高规格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坚持政策机制体系化,形成了“两条例、一规划、两意见、多措施”的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体系,出台了30多个重磅政策,制定20项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推进设施建设标准化,在城市实现了建制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建设“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加快补齐农村养老短板,推动200多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向周边农村和家庭提供延伸服务,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已建成了农村幸福院1万多个。同时,为6万多个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了适老化改造,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支持服务运营多元化,鼓励各地采取公建国营、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等灵活机制,引进和培育有实力、有爱心的养老机构、医疗康复、餐饮、物业、家政等企业,积极发展多业态养老服务,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升级。推进人才队伍专业化,依托“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评定40多个省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建立200多家养老服务人才评价机构,5.8万人取得养老服务人才技能证书。推动产业发展项目化,建成一批集养老、医疗、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养老社区,发展“辅具+养老产品”制造业,承办中部投洽会大健康养老产业活动、全国辅具和老年产品展会,事业产业协同发展步伐加快。今年3月,全国养老服务工作表彰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在河南省召开,对河南省养老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兜底】兜底保障扩围增效 不断提高低保特困保障标准

  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工作,时刻将困难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低保特困保障标准。目前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月人均630元、440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照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发放,有力保障了350多万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有序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17.3万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按“单人户”纳入低保,136.8万已脱贫人口、38.9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通过低保或特困供养进行兜底保障,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持续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将430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对3.8万户突发严重困难的家庭发出风险预警,开展入户排查走访,全面推行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全省临时救助13.7万人次,真正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救助。

    【保障】残疾人服务、儿童关爱保护精准精细

  残疾人服务保障持续强化。为210万符合条件人员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两项补贴”线上申请处理率达100%。大力推进农村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设施建设,年内预计新增床位4.7万张,让有需求的重度残疾人能够得到专业的集中照护,减轻家庭照护负担。儿童关爱保护更加有力。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将适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了教育保障和控辍保学范围。将原有的36个儿童福利机构整合优化为25个,更好地为孤儿提供“养育、治疗、教育、康复、社工”一体化服务。市、县两级建成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32个,乡镇(街道)建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766个,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治理】社会组织、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成效明显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强化社会组织能力建设,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积极作为。引导全省4500多家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实施1300多个项目,投入款物近5亿元。积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广大社区社会组织累计开展3.2万项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服务群众490万人次。推动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招聘岗位2万余个,设立见习岗位1.9万个、开展就业服务活动1700多场次。

  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激发基层善治活力。印发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村级工作机制、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村级组织证明事项等4个指导目录,建成了100个功能定位明确、服务设施完善、服务机制健全、服务事项规范的社区“居民会客厅”,城市社区管理更加规范。我们在全省范围内选取10个街道社区作为“微公约治理”试点,健全微公约协商、执行、激励机制,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向纵深发展。

  提升智慧民政水平,强化数字赋能增效。深化“互联网+民政服务”理念,推动更多民政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就近可办”。特别是建设了集指挥调度、服务、管理,监督功能为一体的民政综合业务信息平台,建成全省统一民政数据中心,实现全省低收入人口、婚姻登记、社会组织、区划地名、养老机构、儿童福利信息等数据汇聚并动态更新。

    【文化】打造以“助”为乐、以“俭”为尚、以“史”为源的“文化民政”

  弘扬以“助”为乐的慈善文化,全民慈善氛围日益浓厚。截至10月底,河南销售福利彩票51.2亿元,连续6个月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在全国创新建立省市县三级“困难群众救急难慈善专项基金”,目前已建立专项基金187家,救助困难群众5.6万人,实现了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的有效衔接。发挥民政社会工作服务站联系群众、贴近一线的专业服务优势,聚焦“一老一小一困一残一社区”五大领域,实施“河南社工千站暖万家”行动,把惠民生、暖民心的工作做到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弘扬以“俭”为尚的婚丧文化,新时代文明新风持续倡树。积极探索婚俗改革,努力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建成市县乡公益性公墓1400多个,大力推行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文明殡葬蔚然成风。弘扬以“史”为源的地名文化,保护和传承地名文化遗产。顺利完成“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考察工作,扎实开展“乡村著名行动”,推动乡村地名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加强省、市、县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强化边界纠纷隐患排查整治,为“平安中国、平安河南”建设贡献力量。在国内首创“行走边界,读懂中原,平安豫界行”大型融媒体宣传,网络点击量超过1亿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法治】聚焦堵点难点问题 以良法善治护航民政建设

  近年来,河南在认真落实国家层面民政法律法规规章的基础上,结合河南实际,制定出台了不少配套政策措施,民政工作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在全国较早出台了《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有效破解了养老服务“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服务如何优质便民”等堵点难点问题,为“老有所养”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推动修订《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进一步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力求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积极回应社会对慈善工作的关切,将《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列入立法调研项目,下一步将加大调研力度,加快研究实施办法,推动《慈善法》在我省落准落细落实,夯实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之基。(记者 申华 王怡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