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要闻> 民政服务> 文章浏览
民政部直属机关团青工作这五年 —— 青春建功民政路 挺膺担当谱新篇
发布日期: 2025-10-16 15:58
来源: 中国社会报

本报记者   颜小钗

时光镌刻奋斗足迹,青春书写为民答卷。过去五年,是民政事业守正创新、砥砺前行的五年,也是民政部直属机关团青工作与时代同步、与主业同频、与青年同心的五年。翻开这五年的团青工作答卷,民政部直属机关团委和各级团组织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带领青年干部在理论武装中铸魂强基、在基层实践中建功立业、在服务民生中凝聚力量,写下了与民政事业同向同行、共促发展的青春篇章。

思想铸魂:理论武装让青春“有方向”

今年6月,民政部直属机关青年干部理论知识竞赛决赛在部机关举行。“为平衡工作与备赛,我利用下班后、清晨和睡前时间学习,还和同事一起讨论,结合工作、生活实际情景与案例关联思考,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此次竞赛个人一等奖获得者、来自民政部低收入家庭认定指导中心的杨兰,向记者分享了参与理论学习活动的心得,“从线上微分享、线下学习沙龙到系统的理论知识竞赛,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思想充电。我更深刻地领会到,年轻干部掌握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这份“充电感”,源于部直属机关团委构建的“学有目标、学有制度、学有品牌、学有示范”青年理论学习体系,让理论学习成为贴近工作、赋能成长的养分。

记者梳理发现,自2020年7月第九届部直属机关团委履职以来,“学有目标”已成为青年思想引领的首要抓手。聚焦习近平总书记“7·9”重要讲话、“7·29”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的二十大、团十九大等重要会议精神,部直属机关团委部署各级团组织开展主题团日、座谈交流、理论公开课等活动百余场,推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度融入青年干部精神血脉。

在此基础上,“学有制度”落地见效。《民政部直属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及学习细则相继出台,助力92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规范化运行。民政部直属机关团委推广“读写编讲行”学习方法,打造知识竞赛、接力诵读、主题征文等活动载体,推动青年理论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司青年干部杨智艺说:“在读中提升理论水平、在写中提高文字能力、在编中汇聚智慧、在讲中传播正能量、在行中践行为民初心,这五项实践环环相扣,让我们对民政为民的理解越来越深。”

“学有品牌”让理论学习焕发生机。在“书香润民政”读书活动中,部机关的“漂流书架”成为青年干部的精神驿站,大家在交换书籍、分享感悟中深化理论认知。在“民生讲堂”“司长话民政”等系列活动中,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机关司局负责人围绕不同主题,为青年干部解读政策法规、讲解前沿知识,让理论学习既有高度又接地气。同时,“学有示范”建设持续深化,部直属机关团委通过选树学习标兵、模范小组,动员先进典型“讲好我的学习故事”,带动更多青年主动参与,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实践建功:基层历练让青春“有分量”

“我们到山西省武乡县涌泉乡大良村调研时,中午和村干部、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一起吃面食,大家从饮食习惯聊到政策落地的堵点。基层同志说的‘政策好,但推进缺支撑、少抓手’,这句话我至今记得,后来参与文件制订研讨时,总会想起他们的诉求与困境。”对2023年参加“根在基层”调研的经历,民政部社会救助司青年干部毛启凡印象深刻。这样的“沉浸式”实践,正是民政青年扎根一线、服务民生的生动缩影。

“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的青年干部,我们有机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能了解社情民意,更能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先后三次参加“根在基层”调研的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张宝砚坦言,“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却是练真本领的磨刀石。看到挂职干部扎根一线的样子,我特别受激励。”2024年,她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调研“党建+民政”品牌建设,既见证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下民政工作的成效,也被兵团人扎根边疆的精神打动。她表示,这段调研经历不仅是实践锻炼,更是一场精神洗礼,让她愈发坚定理想信念,也更懂得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办事情。

过去五年,民政部直属机关团委聚焦乡村振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国家战略,引导青年在民政政策创制、理论研究、调查评估等重要专项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中“挑大梁”。五年间,部直属机关团委先后组建15个“根在基层”青年调研团,带领百余名青年深入一线,探索形成“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与基层干部同上一堂课、同讲一项政策、同开一场讨论会”的调研方法。40余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聚焦业务痛点、破解工作难题,围绕实际需求形成39篇“关键小事”调研攻关报告,其中14篇获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表彰。此外,机关团委通过征集“民政事业金点子”、设立“青年改革直通车”,引导青年钻研民政业务、参与政策观察,为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献智献策。“社管青年”“福彩微光”等志愿服务项目持续发力,从为青海地震灾区捐赠衣服,到日常助老助残扶幼,让青年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政为民初心……

这份担当也收获了沉甸甸的荣誉:五年来,1个青年集体获首批全国青年文明号(二星级),4个青年集体、22名青年受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表彰,118名青年、37个青年集体获民政部本级奖项。荣誉背后,正是民政青年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青春担当。

服务赋能:贴心保障让青春“有温度”

“机关团委一直都很关心青年干部,通过组织业务辅导与交流活动、开展文体活动、举办子女假期托管班等,帮助我们疏解压力、解决后顾之忧。”谈及部直属机关团委在服务青年方面的工作,民政部办公厅(国际合作司)石城宇的话,道出了广大青年干部的心声。

五年来,部直属机关团委始终把青年所思所盼放在心上,用心用情、持续发力,做青年的“贴心人”“暖心人”。针对青年干部生活中的急难愁盼,会同机关工会、机关妇工委,开设子女假期托管班,升级“母爱十平方”哺乳休息室,举办心理健康沙龙,组织交友联谊活动。针对青年干部成长成才所需,组织青年走进央企、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参观交流,推荐他们加入团中央“挑战杯”专家库、参与“北京市国家治理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等,帮助青年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其间,5名青年分别当选全国青联委员、中央和国家机关青联委员、全国金融系统青联常委。

采访中,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青年干部黄荟汀告诉记者,她经常参与部直属机关团委组织的“走进”系列活动,已参加过与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京东集团等单位的交流活动。“这些交流能让我了解不同领域的工作方式,有助于我做好本职工作。”黄荟汀说,今年她参加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共青团暨青联工作会议,“在业务交流中,我真切感受到见贤思齐的力量,也更坚定了在岗位上建功立业的信念。”

站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篇的关键节点,民政部直属机关团委正以过去五年的实践为基,谋划新征程上的发展蓝图,未来将持续带领青年修好理论学习、党性锻炼、基层实践“三门课”,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