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要闻> 民政服务> 文章浏览
致公党中央在一份提案中建议——推动“文教康养”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 2023-03-10 17:18
来源: 中国社会报

本报记者 张 婷

“一辈子吃了不识字的苦,没想到老了,居然学会了写字。”近日,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蒋乔街道嶂山村的王菊华老人,看着自己写在纸上的名字,激动万分。

2021年,嶂山村着力打造“老年小学”民生项目,聘请志愿者教老人习文识字,村里40余名老年人过上了有“知”有味的幸福生活。

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仍然是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如何满足老年人的美好生活新期待?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致公党中央带来了拓展老年人“文教康养”事业的提案。

“文教康养”事业发展急迫且可行

“与我国庞大的老年人口相比,目前的老年教育不能很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提案执笔人,致公党天津市委常委、天津财经大学教授陈灿平告诉记者,“‘文教康养’是更能综合满足老年人文化、教育、精神等需求的大事业,具有一定的急迫性。”

据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老年大学(学校)共7.6万所,在校学员1088.2万人。致公党中央在调研中发现,目前老年学校服务能力仅占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4%左右,且多数课程选课率仅有1/20,老年大学报名火爆,一座难求。

2021年,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各类有条件的学校成立老年大学(学校)、参与老年教育。“国家的政策支持,让‘文教康养’事业发展有了制度基础。”陈灿平说。

致公党中央通过抽样调查发现,有意愿每月支出300元—500元用于“文教康养”的老年人占比达1/5以上。陈灿平进一步介绍道:“如果子女每月赞助老年人200元—300元,政府或社会每月提供专项补贴100元左右,老年人仅需每月自付100元—200元,就能保障长期稳定地付费学习,‘文教康养’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挖掘老年人潜能,培育需求市场

如何满足老年人需求,培育壮大“文教康养”市场?致公党中央提出,可通过宣传引导、发放补贴或优惠券、设立奖学金等形式,鼓励、引导老年人释放“文教康养”潜力。

陈灿平认为,“文教康养”事业是老年人共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果的重要途径,是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有力抓手,“要通过宣传引导,帮助老年人转变观念。”

释放老年人“文教康养”消费潜能,各项补贴政策要跟上。致公党中央建议,可给予专项补贴或发放优惠券,额度可设定在老年人已交款项的10%。补贴及优惠券可通过在老年人专项补贴中设置相关支出项目,或通过加大福彩、体彩、慈善捐赠等公益投入来实现。同时,可以通过设立老年人奖学金的形式,进一步减少老年人的负担。

精准对接需求与灵活就业双丰收

“文教康养”事业的健康发展,不仅能让老年人教育与精神需求有质的提升,也能成为提振经济、缓解就业的一项举措。

“‘文教康养’需要人才,文体、教育、医药、科普等专业类别的高校毕业生可以大显身手。”在陈灿平看来,大学毕业生的文体特长、新知新能、青春热情是助力“文教康养”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致公党中央建议,将老年大学、开放大学等具有公益事业性质的院校,培育成为“文教康养”事业和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阵地。可在老年教育设施中筹建互联网教育平台,以平台为中心,联系社区居委会精准提供老年人“文教康养”需求,并将这些需求提供给大学毕业生,实现提升养老品质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双赢。

陈灿平认为,“随着老年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独辅导授课需求也在增加,老年人可在平台选择老师一对一教学,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