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要闻> 民政服务> 文章浏览
河南慈善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向
发布日期: 2023-09-25 16:41
来源: 中国社会报

岳鹏星

慈善文化在我国世代相承、深入人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沧桑而巍然屹立,得益于勤劳、勇敢、智慧、善良的优秀品格,也得益于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中国是世界上较早倡行和发展慈善事业的国家。自先秦以来,儒家、道家、墨家等文化流派分别从自身的学术体系出发,提出了许多精深的慈善思想。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为善思想、墨家的兼爱思想等,是中国早期慈善思想的典型代表。中国慈善活动历经朝代变迁,赓续相继,不断发展和壮大。

河南省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底蕴,慈善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在中华慈善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古代,以河南省为核心区域之一的中原地区慈善活动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即从西周到战国的萌芽期、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初兴期、从隋唐到两宋的发展期以及从明代到清代的鼎盛期。每个时期的慈善活动虽然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内容各有侧重、方式各有特点,但大多是围绕生、老、病、死、残、穷、灾等事项展开。一是赈灾救荒,向灾民发粮、施粥、捐款。二是恤老慈幼,对孤寡老人、遗婴弃儿提供帮助。三是治病施药,为无力负担医药费用的贫民提供救助。四是施棺代葬,为身份不明或家境穷困的死者提供安葬帮助。

近代以来,面对新的救助考验和压力,一批有志之士开始探索、推动传统慈善模式转型,慈善学校、慈善工厂、习艺所、以工代赈等新的慈善形式开始出现,河南省内的红十字会便是其中的代表。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慈善事业的重要性,省内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活动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全省慈善事业进入了快速、全面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河南省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慈善组织功能不断完善、慈善救助范围逐渐扩大、参与慈善的主体更加多元化、信息透明与监督机制不断提升等。然而,当下河南省慈善事业的发展依然面临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慈善组织内部发展不充分、慈善领域专业人才匮乏、宣传力度不足等诸多挑战。

笔者认为,尽快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慈善组织内部管理与监督、完善第三方外部监督机制、加大慈善事业的宣传力度等路径,可以有效促进河南省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这其中,推进中原公益慈善历史研究以及公益慈善文化、公益慈善实践研究,可以有效促进河南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