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要闻> 民政服务> 文章浏览
传递爱和温暖,全省共救助17148人次
发布日期: 2024-03-19 16:26
来源: 大河报

从雪舞寒冬到春暖花开,“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圆满收官。3月18日,记者从河南省民政厅获悉,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3月15日,专项救助行动期间,全省共救助17148人次,其中,郑州市救助1787人次,一个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救助故事,传递着政策之暖、城市之暖、社会之暖。

  每一次救助背后都有一个温暖故事

  故事一:

  老太太离家出走迷了路及时救助帮其返家

  “救助站吗?这里是大有路派出所,有一位老太太找不到家了,需要你们的帮助!”3月8日深夜,郑州市郑东新区大有路派出所民警在绿博大道附近发现一位老太太独自坐在地上喃喃自语,民警及时跟郑东新区救助站工作人员联系,对老人展开救助。

  工作人员与老人沟通后了解到,老太太因病落下后遗症,腿脚不太灵便,脑子也有些糊涂,因家庭琐事跟儿媳妇闹矛盾后,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走着走着,老人迷了路,想回家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随后,救助站工作人员与民警展开身份识别,确认老人身份后,又通过多方渠道查询联系上老人的儿子。“多亏有你们帮忙,要不然大晚上的俺妈可怎么过呀!”老人的儿子正在四处寻人,得知消息后连声道谢。

  考虑到老人身体状况不佳,在等待家人来接期间,救助站工作人员还特意把老人送往医院做了全面检查,并安排专人看护。第二天一早,老太太被家人接回。

  故事二:

  爱心接力帮助走失十余年的湖南女子与家人团圆

  专项救助行动期间,在驻马店市救助站、驻马店市福利院等多方帮助下,走失十余年的湖南籍女子“李琳”终于和家人团聚。

  她的受助故事,要从2014年1月20日说起——

  那天,驻马店市金桥派出所护送一名年轻流浪女子至驻马店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发现,该女子有智力障碍、交流起来很困难,无法提供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接下来,工作人员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头条寻亲、人脸识别等尝试帮她寻亲,一直未果。

  2019年8月,该女子被临时安置至驻马店市福利院,同年9月办理身份证,取名“李琳”,正式落户驻马店市福利院。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受助女子在当地救助站和福利院工作人员的接力照护下,身体逐渐好转,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提高,2024年春节期间,她断断续续提供了一些家人的信息。“救助寻亲攻坚小组”迅速跟进,对十年来收集的碎片化信息再次梳理、分类、摸排,最终在公安机关的协助下,联系到该女子的哥哥郭水中,通过视频连线,对方确认“李琳”就是他走失十余年的妹妹郭凤英,今年35岁,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人,2013年在广州打工期间走失……

  2024年2月29日一大早,驱车赶来的郭水中及爱人、父亲赶到驻马店市福利院与亲人相认。“这些年,我们全家把能去的地方都寻了个遍,就是找不到你呀……”认亲现场,家人拿出10年前的寻人启事,百感交集,泪流满面,由衷感谢救助站和福利院对亲人的照顾,帮助一家人团圆。

  机构联动,全天候开展救助服务

  “专项救助行动从去年冬天持续到今年春天,全省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联动,全天候开展救助服务,同时,与公安、城管、卫健等部门协同配合,发动社会各界助力参与,确保应救尽救,全省共救助17148人次,传递爱和温暖。”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中,站内救助8484人次,街面救助8664人次,开展街面巡查12.4万次,街面巡查出动8.9万车次、35.4万人次,发放物资3.9万件,折合人民币约173万元。

  记者了解到,专项救助行动期间,除了帮助部分受助人员顺利返乡、跟家人团聚之外,更多情况下,是通过街面巡查救助+站内救助等方式,及时发现务工不着等临时遇困人员,尽力劝说对方自愿到救助站接受救助,并为需要返乡者购买车票;对不愿意到救助站的,留下爱心联系卡,发放棉衣棉被、食品、饮用水等救助物资……

  专项救助行动期间,我省经历了几次大范围雨雪天气,给救助工作带来严峻挑战。省民政厅、郑州市民政局等均下发通知,部署做好救助工作,通过“24小时在线”的救助服务,为受助对象送关爱。

  2023年12月10日晚,来郑州找活儿干却务工不着的沈永春在郑州市二七区救助站办理登记手续后,被安排住进了有空调、被褥干净厚实的宿舍。得知他想回家却没钱买车票,工作人员核实信息后,又帮他买了第二天的车票,帮他返回老家。

  同样在郑州市二七区救助站感受到贴心关爱的,还有刘小兵等人。“多谢喽!我走了哈。”揣好火车票,拉着行李箱,元宵节那天下午,32岁的四川籍男子刘小兵跟二七区救助站站长李德龙和其同事道别,奔向不远处的郑州火车站。离开前,他在救助站吃的晚饭有馒头炒菜,还有一碗热乎香甜的黑芝麻汤圆。

  因地制宜、多措并举,进一步提升救助成效

  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专项救助行动期间,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机构因地制宜、多措并举,进一步提升救助成效。

  比如,洛阳市利用全市73条公交路线、600台公交车电子屏在全市发布救助信息和热线电话,向全市市民发布共计75万条救助短信,提升宣传的覆盖面。

  焦作市建立乡镇(街道)救助点107个,设置村(社区)救助员2318个,将31521个网格员(楼长)纳入基层救助服务队伍,将救助服务网络延伸到每个楼洞,覆盖每个角落。

  信阳市在信阳东站、火车站、汽车站及各县区设立临时救助点,为临时遇困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并与12345便民服务热线联动,方便有需要者通过拨打12345接受救助服务。

  郑州市在设置温馨提示牌、发放救助服务卡和倡议书等方式“广而告之”的同时,在恶劣天气增加巡查力度,在露宿人员较多的地方搭建临时救助点,并每天开展巡查。此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与辖区各街道形成专项联络小组,24小时待命,多措施、多途径构筑救助“保障网”,凸显民政温度和郑州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