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要闻> 民政服务> 文章浏览
在“勇当先行者 谱写新篇章”中彰显责任担当
发布日期: 2024-03-26 17:01
来源: 中国社会报

浙江省宁波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胡  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政领域的具体体现,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浙江省宁波市民政系统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改革创新,充分认识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的重大政治意义,不断提升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宏阔的战略思维,为我们标定了民政工作的使命方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宁波民政系统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民政领域得到全面有效贯彻,擦亮民政政治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为此,宁波市民政系统将始终把牢“兜底性、基础性”的“第一特征”,扛起新时代“三基”的“第一责任”,瞄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第一要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急难愁盼、增进民生福祉,以民政之为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为我们树立了人民至上的光辉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突显了民政工作的根本立场。民政部门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每一项政策、每一个举措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宁波市民政系统将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树牢“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为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不懈奋斗,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以务实举措、优良作风凝聚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韬略,为我们提供了奋勇向前的先行指向

新征程上,民政工作被赋予新使命、新任务,也面临新压力、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民政事业未来的突破方向、着力重点和发展路径,是今后民政工作的战略指引和实践指南。为此,宁波市民政系统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道路,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力争形成更多具有普遍示范意义的成果。

下一步,宁波民政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民政部门的决策部署,创新思变、实干笃行,奋力在“勇当先行者 谱写新篇章”中彰显责任担当。

一是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上奋楫争先。宁波市聚焦“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工作目标,全面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谋划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贯通的老龄和养老服务工作体系,强化老龄办综合协调、老年福利和权益保障、老年友好型社会创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职能,推动体制机制从条线分割向集成优化改革;聚焦“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编制实施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全面升级“院居家”融合的养老服务综合体、老年助餐服务点等服务网络,引导市场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推动实现品质养老;聚焦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推动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在全市推广农村互助养老模式,集中攻坚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全覆盖。

二是在共同富裕先行路上行稳致远。宁波市聚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迭代升级全省领先的“1+8+X”大救助体系,扩大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帮扶,构建以社会救助联合体为核心、八大善扶工程为抓手的“救助+慈善”综合帮扶新格局;聚焦“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高水平建设“人人慈善标杆区”和“善行浙江”金名片试点,修订地方慈善法规,发展多元慈善主体,加快数字赋能慈善,强化互联网慈善、跨区域慈善行为闭环监管,打造具有宁波辨识度的现代公益慈善体系。

三是在市域治理现代化进程上惟实励新。宁波市聚焦发挥地名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功能,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地名文化,通过数字赋能地名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高质量实施“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聚焦发挥社会组织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深化全国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监管观察点试点,变革重塑、落地实施党建引领下的多主体协同的大服务架构和“审批—管理—执法”全闭环的大管理机制,打造“一园一院一网一会一论坛+N枢纽”的社会组织标志性阵地窗口,通过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高效能治理、公共服务高品质优享。

四是在践行初心使命上担当示范。宁波市聚焦“用心用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保持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全国领先,探索孤弃儿童集中养育宁波模式,健全孤困儿童分类安置、分级关爱制度,实现分类施保、精准施策;聚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加快“殡葬改革步伐”,积极做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婚育户一件事联办”,持续深化婚俗改革,全程全域开展婚姻家庭教育辅导,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编制出台殡葬专项规划,增加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供给,提升安葬服务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