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要闻> 民政服务> 文章浏览
洒向人间是春雨 ——记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称号获得者刘桂芗
发布日期: 2024-10-10 17:26
来源: 中国社会报

本报记者   孙彦川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愿意给他人撑把伞。江西省兴国县桃李集团董事长刘桂芗20多年专注特殊教育和残疾人职业教育,为无数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撑起大伞、遮挡风雨。2023年,她荣获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称号。

创办康复中心,投身特教事业

8年前,兴国县崇贤乡某村村民乐敏的儿子毕辰被诊断为孤独症,乐敏不得不把另外两个孩子留在家里,带着毕辰到深圳的专业机构开展治疗。可是,尽管节衣缩食治了两年多,但毕辰的病情也没有好转。2019年,乐敏打听到兴国县春雨儿童康复中心(以下简称“春雨”)办得不错。参观之后,她便决定让毕辰来到“春雨”,每天上午上课,下午接受康复训练。一段时间后,在得知乐敏已经掌握了护理和按摩等技能后,“春雨”的创办人刘桂芗便主动邀请乐敏到“春雨”工作。

“在深圳治病时,我的压力非常大,经常会从梦中惊醒!”乐敏说,“如今,我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在学校能看到自己的孩子,下班能和家人在一起,觉得生活有盼头了!”

谈起创办“春雨”的初衷,刘桂芗介绍,她幼时因小儿麻痹症,右脚落下残疾,深知其中的苦。因此,她决定创业后,便一直主攻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向,一步步创办了兴国县将军大道幼儿园、“春雨”等机构。

当时,兴国县的幼儿园都不愿意接收残疾儿童,刘桂芗力排众议,在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的基础上,于2007年创办“春雨”,为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治疗。“我当时跟大家表示,困难确实很大,但必须想办法克服。”刘桂芗回忆道。在她的带领下,教师们干劲十足,幼儿园和“春雨”很快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为了帮到残疾儿童,刘总为他们考虑了很多,从幼儿园到康复治疗再到职业学校、实训基地,每一步都在替他们今后的生活铺路。”十多年前,跟乐敏一样为了孩子在“春雨”治疗而加入“春雨”康复团队的何萌说。

探索康教模式,激发教师爱心

柯力是“春雨”早期接收的孤独症儿童,刚入园时性格孤僻,还会便溺在衣服上。后来,经过老师们长期耐心引导,柯力逐渐学会了自理并融入班集体。再后来,老师们又通过口肌训练,改善了他舌口部、唇口部和下颌口部肌肉的运动功能,让柯力学会了说话。“很多孤独症儿童是在我们这里学会了叫‘爸爸、妈妈’!”刘桂芗自豪地说。

当时,残疾儿童能有学上、能做康复,很多家长已经很满足了,可刘桂芗的目标却不止于此。在“春雨”成立初期,她就筹措资金300余万元,着力完善机构的康复、教学、生活等基础设施;派康复师和教师到北京、吉林、武汉等地学习,让他们熟练掌握口肌训练、模仿训练等教学方法。

2016年,“春雨”成为兴国县儿童福利院的运营方。刘桂芗基于运营“春雨”的经验,努力提升办院水平。如今,兴国县福利院已成为赣州市残健融合教育示范基地。为了延伸教育链条,2017年她又创办了兴国县春雨特殊教育学校,带领老师们开发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等个性化课程,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截至目前,刘桂芗创办的幼儿园、“春雨”等教育机构共接收智力残疾儿童1407名,回归普校的有716名;接收孤独症儿童641名,回归普校的有276名。

为了让渐渐长大的残疾儿童有出路,2020年她创办了赣州市将军中等职业学校。

发展职业教育,培养自强少年

在车身轻涂洗涤剂,用高压水枪匀速喷水,用蓝色毛巾左右擦拭……在兴国县喜憨儿洗车中心,吴越等几位智力残疾少年在有条不紊地擦洗车辆,他们很快就把一辆小汽车洗得干干净净。擦完一辆车之后,闲下来的吴越唱了几句《新贵妃醉酒》,声情并茂。他对未来充满信心,也憧憬着自己今后可以成家立业。柜台后面,钟福龙和刘润清等听障少年在冲泡手磨咖啡,方便顾客在洗车时前来购买。

洗车中心是刘桂芗依托赣州市将军中等职业学校在2023年冬天开办的,借鉴了深圳市喜憨儿洗车中心的运营模式。“让智力残疾孩子掌握职业技能真的很难,老师们不是几十遍地教,而是几百遍甚至几千遍地教,才能把他们教会!”

职业学校现设有美容美发与造型(化妆) 、盲人按摩、家政服务等适合残疾人学习的专业。同时,还承接了民政、残联、人社等部门举办的面点制作、手工编织等短训班。2023年,全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示范基地也在学校挂牌。

此外,刘桂芗还创办了兴国县红豆养生馆、兴国县桃李满园月子中心等服务机构,既作为职业学校高年级学生和短训班学员的实训基地,又解决了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遇到困难家庭的孩子,刘桂芗便给他们减免学费。多年来,她已累计为困难学生减免学费20余万元,累计为慈善事业捐款300余万元。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刘桂芗总是精神饱满,这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也带给乐敏、何萌等员工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他们看来,刘桂芗不但是慈善楷模,更是精神榜样。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刘桂芗的桃李集团已涵盖残疾儿童康复治疗、孤残儿童托养、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并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各级表彰和奖励。

(文中儿童及其家长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