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翟 倩
社会事务工作面向千家万户,婚姻、殡葬关系人民切身利益,残疾人福利、救助管理关乎特殊困难群体基本民生保障。一年来,各级民政部门始终将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不断提升社会事务管理服务水平,推动社会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婚姻家庭服务供给
一年来,为满足群众追求幸福和谐婚姻家庭的美好期待,民政部积极探索“婚姻服务+”发展模式,将婚姻管理服务与乡村振兴、文旅产业、婚庆产业等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甜蜜经济”,既方便群众办事,又带动合理消费。
在婚俗改革方面,民政部组织开展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到期验收,印发《关于做好婚俗改革试点经验推广工作的通知》,全国已创建不同层级婚俗改革实验单位1800多家。32个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试点工作普遍完成了预期任务,达到了预期效果,婚事新办简办正逐步成为社会主流。
在“跨省通办”方面,各地积极推进婚姻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大跨区域、跨部门信息数据共享交换力度,方便群众异地办理婚姻登记业务。目前,全国已基本实现“省内通办”全覆盖,有条件的地区还提供婚姻登记线上预约预审服务,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截至11月底,全国累计办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45万对。
在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方面,各地普遍开展结婚颁证、集体婚礼、联谊交友等特色活动,积极探索婚姻家庭全生命周期服务。目前,全国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婚姻家庭辅导室设置已实现全覆盖。
在“婚姻服务+”方面,民政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婚姻登记机关设置在文化旅游设施等有标志性意义的场所,为当事人提供环境优美、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各类公园式婚姻登记点319处、户外颁证基地474处,有力助推乡村振兴和文旅产业发展。
此外,民政部还推动修订《婚姻登记条例》,制定出台《关于做好我国加入〈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后涉外婚姻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持永居证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有关事项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改革完善婚姻登记制度。
积极稳妥,实现“逝有所安”
2024年,民政职业大学首次将现代殡葬管理等5个专业纳入该校本科招生计划,一举改变了殡葬专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缺失,补齐了殡葬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推动了我国殡葬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了殡葬行业的健康发展。
除了殡葬职业教育取得新突破之外,一年来,殡葬领域其他方面也实现了新发展。全国各地民政部门将解决好各族群众关注的“身后事”问题,作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全国31个省份制定了惠民殡葬实施办法,普遍推行面向城乡困难群众减免或补贴遗体接运、暂存、火化、骨灰寄存等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的惠民殡葬政策。惠民殡葬范围进一步扩大,覆盖全体户籍人口的县级行政区域已达2000余个,惠及超10亿群众。民政部会同发改、生态等部门出台推进骨灰海(江)葬的政策文件,全国26个省份出台了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具体实施意见,对树葬、花葬、骨灰深埋等节地生态安葬明确奖补办法。北京、天津、辽宁、上海以及广东广州、江苏南京、浙江宁波等地实施了骨灰撒海补贴政策。各地持续做好清明节祭扫保障,累计接待现场祭扫群众5000余万人次,网络祭扫群众450余万人次。
多点推进,做到“应享尽享”
前不久,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2024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山东省滨州市民政局提交的关于精神障碍群体纾困减贫的案例成功入选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为全国推进开展“精康融合行动”,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回归和融入社会注入了强心剂。
一年来,民政部多点推进,健全残疾人福利补贴制度、完善精神卫生福利服务体系、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关心关爱精神障碍人员,不断推动残疾人福利工作由“兜底性”“基础性”向“普惠性”转变。
民政部建立了残疾人两项补贴部级数据共享核对工作机制,开展首次全国范围内数据核对工作;指导各地建立完善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持续落实月度报告制度;完善“跨省通办”“全程网办”“主动服务”等便民服务举措。截至11月底,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共惠及1192.8万名困难残疾人和1619万名重度残疾人。
民政部持续调度各地“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精神卫生福利设施建设项目进展,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广东、海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份项目开工进度达到100%,截至10月底,各地已建成设施21个,立项62个。
民政部设立并启动实施2024年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项目,年投入资金1亿元,支持33个试点地区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民政部开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第二批国家综合创新试点评估工作,加强残疾人专用设备和服务标准化建设,2024年立项13项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8项团体标准,着力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高质量发展。
转型发展,实现“应救尽救”
近年来,传统的流浪乞讨人员逐渐减少,务工不着、离家走失、因灾遇困等临时遇困人员成为救助管理机构主要服务群体。服务人群、服务需求的改变呼唤救助管理机构转型发展。今年以来,民政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确立了108个试点单位,改革救助管理机构管理运行机制,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探索树立发展性救助理念。
开展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以来,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在救助服务能力建设、救助网络建设、干部队伍素质提升、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良好效果。
陕西省渭南市救助管理站与上海市、江苏省镇江市等地签订一体化合作协议,丰富完善区域性中心站救助服务模式。山东省济南市救助管理站设立166处“泉城避风港”,实现了救助关口前移。安徽省蚌埠市救助管理站通过全省数据平台,获得46个重点公共场所视频资源,与公安、城管实现视频系统共享,形成了救助合力。天津市和平区建立了“实训中心”,搭建“学分制”培训体系,对社会救助专办员等开展系统培训。浙江省杭州市救助管理站联合浙江大学、杭州市委党校等开展理论学习和政策研究,研究编撰救助管理工作教材。浙江省丽水市救助管理站以党建为引领,与省内外救助管理机构,辖区内公安、城管部门以及相关乡镇社区等18个基层党组织开展联建,推动建立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党建联盟机制。
与此同时,民政部进一步健全完善救助管理工作部门协同机制,新增中国气象局作为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制定工作规则,明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研究制定救助管理机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救助管理机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连续第十二年部署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针对极端天气情况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加大街面救助巡查频次和力度,做好重点人员的劝导和转移。今年1月至11月,全国共救助流浪乞讨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67.8万人次,帮助4023名受助人员寻亲成功,为881名长期滞留受助人员办理落户手续,做到“应救尽救”“应落尽落”。
回顾这一年,社会事务工作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锚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方面不断创新改革。展望新一年,民政部门将以党建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出发点,以完善“四个体系”为着力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社会事务领域高质量发展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