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要闻> 民政服务> 文章浏览
积极担当作为 增进民生福祉
发布日期: 2025-02-20 17:13
来源: 中国社会报

甘肃省张掖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牛生乐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民政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秉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凝心聚力兜底线、保稳定、促发展,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工作水平,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推动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细化举措,民生保障更有力度

张掖市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弱有众扶”工作实施方案》,细化推出19项具体举措,从助学、助医、助残、助幼、助困等方面关心关爱困难群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完善低收入人口认定,健全经济状况核对机制,规范低保准入条件,加大低保扩围增效工作力度,优化“单人保”条件,落实财产豁免、低保渐退、刚性支出和就业成本扣减等政策。扎实推进防止返贫和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通过“大数据”比对和“铁脚板”摸排,及时将符合条件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巩固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成果,打破低保制度城乡二元结构,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开展居住地申办低保等社会救助试点,推行社会救助常住地申领、县域内通办。印发《张掖市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两项政策”衔接并轨全国试点工作,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救助帮扶体系。

优化供给,养老服务更有温度

张掖市实施改造建设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级互助幸福院项目,建成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2个、村级互助幸福院34个。印发实施方案,在甘州区、山丹县和临泽县分别实施老年助餐服务省、市级试点县项目,其他县区稳妥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共建成助老餐厅及助餐点75个。抢抓国家超长期国债支持“两新”政策机遇,争取资金对7900余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购置所用物品和材料进行补贴。支持山丹、民乐、肃南3县,对700余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4900余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5900余名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上门居家养老服务。为1.92万名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津贴,为6万余名75岁以上老年人补助意外伤害保险资金。印发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3000余人次,举办全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进一步提升全市养老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协同发力,社会事业更有暖度

张掖市开展婚姻登记“省内通办”、婚姻家庭辅导等便民服务。在“520”、七夕节和国庆节等特殊日子开展集体颁证、集体婚礼等活动,发放婚俗改革倡议书。加强对县区殡仪馆、殡仪服务中心、公墓、集中安葬区等服务场所祭扫保障督导检查,倡导绿色文明殡葬新风尚。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按时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印发《张掖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部署开展精神素养提升、监护提质、精准帮扶、安全防护和固本强基五大行动,压实儿童关爱保护责任。组织开展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业务培训,对全市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就学、生活等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动态管理,100%签订照护协议。全力打造“养、治、教、康、社+安置”一体化的市儿童福利机构,面向全市困难残疾家庭儿童提供康复服务。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全程网办”“跨省通办”。实施“巩固脱贫攻坚博爱助残”项目,对560余名残疾人进行肢体畸形手术矫治。

提质增效,社会治理更有广度

张掖市在常态化开展“僵尸型”社会组织整治和打击非法社会组织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就业服务活动,实施乡村振兴项目,参与“结对帮扶·爱心张掖”工程建设。扎实开展“乡村著名行动”,高台、临泽两县分别被确定为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县、全省“乡村著名行动”先行区,积极探索地名工作融入乡村振兴方法路径。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深入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印发《“阳光慈善”工程实施方案》,加强慈善组织监管。全市10037名干部结对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难重度残疾人、特困人员家庭“三类对象”10422人,为帮扶对象解决学习、生活、就医、就业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