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伟涛
县级老年大学实现全覆盖,支持成立116所社区“塞上乐龄”老年大学;组建社区银龄志愿团队,推动银龄力量下沉基层深入开展志愿服务……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深入落实“三个老有”工作理念,打造“塞上银龄行动”老年志愿服务品牌,努力营造老年人自强奋进、友爱奉献的社会环境。
打好基础
宁夏通过增强布局建设养老服务环境设施的主动性,扎实推进“老有所养”的基础性工程,为老年人幸福生活打牢坚实基础。
近年来,在自治区民政厅的支持和引导下,银川、石嘴山等地的32个城乡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有社区日间照料机构和设施656个,覆盖率达到98.8%。自治区民政厅还印发了《关于培育发展“一老一小”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的指导意见》,将为老服务类社会组织作为基点,吸引聚合社会力量,提高为老服务能力,登记为老服务社会组织316家,备案村(居)老年协会等社区社会组织2487家,覆盖率达99.4%。
宁夏大力推进养教融合互促,全区建设老年大学34个,实现县级老年大学全覆盖。同时,支持市、县(区)自主探索社区自主、社会力量参与等多元老年教育模式,整合拓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投入649万元补助资金,支持成立116所社区“塞上乐龄”老年大学,并联通“网上老年大学”平台,丰富老年人学习选择。
搭建舞台
自治区民政厅充分发挥区老龄委议事协调功能,将“塞上银龄行动”列入全区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立足宁夏实际,研究制订《深入开展新时代“塞上银龄行动”实施方案》。同时,聚焦展现新时代银龄志愿者老骥伏枥的风貌和进取精神,构建“塞上银龄行动”品牌活动体系,邀请全国“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王兰花担任“塞上银龄”品牌形象代言人,以榜样力量激活广大老年人参与动力。
在自治区民政厅等单位近期联合举办的“塞上银龄行动”启动仪式暨“银龄有为春风暖”老年教育成果展演现场,宁夏发布了《投身银龄行动 贡献银发力量》倡议书,倡导全区老年人积极投身银龄行动。宁夏各地也依托资源禀赋和主体优势,先后创建了“银耀湖城”“兰花芬芳”“银龄增辉铸卫来”“银耀六盘”等地方特色品牌,丰富时装秀、文艺歌舞、趣味宣讲等平台活动资源,展现新时代老年人的昂扬风采。
迈好步子
宁夏注重以团队建设促氛围营造,全面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老有所为”积极理念落地生根。
突出“五老”群体优势。宁夏各地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等群体专长,组建社区“福妈妈”互助团、“银发老铁宣讲团”、微笑大妈巾帼志愿服务队、“湖畔婆婆”志愿服务队等银龄志愿团队,推动银龄力量下沉基层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养老服务等,持续搭建吸引更多老年人参与的“大平台”。
推进数智管理赋能。依托“数字民政—智慧养老”数智化信息系统,宁夏在实施志愿服务组织精细化管理的同时,补足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动能。同时,宁夏各地通过持续拓展“基层工作周”“交广会客厅”等宣传窗口,不断丰富老年大学文化课程和教学形式,推动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观等理念深入人心,不断营造老年人自强奋进、友爱奉献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