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年轻干部重任在肩、大有可为,必须牢记初心使命、顽强拼搏进取,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民政部直属机关团委全面贯彻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关于教育引领年轻干部修好理论学习、党性锻炼、基层实践“三门课”部署要求,激励广大年轻干部增强本领、练好内功、勇挑重担,争当青年学习典型、改革攻关能手、奉献基层先进。
面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民政部直属机关各单位的年轻干部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敢想敢为、善作善成,勇立时代潮头,书写青春篇章。本报今日邀请民政部直属机关各单位部分青年干部和青年集体,分享他们争做全面深化改革参与者和推动者的奋斗故事,以飨读者。
强化理论创新研究 助力新时代儿童福利工作开新局
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儿童福利与保护理论创新研究团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儿童特别是孤儿和残疾儿童,全社会都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情,共同努力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儿童福利与保护理论创新研究团队充分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将开展课题研究与调研活动作为青年干部进行锻炼实践的重要载体,鼓励支持青年干部立足岗位职能,强化理论创新研究,助力新时代儿童福利工作开创新局面。
团队青年干部在中心支持下,积极参与开展未成年人监护体系相关课题研究,从理念倡导、制度建设、机制创新、资源支持、组织保障等方面为持续优化儿童监护体系建设提出相关建议。聚焦加强未成年人财产监护、落实强制报告制度等方面开展专项研究,形成多篇专题报告。结合相关政策,根据不同儿童群体的需求,探索推动构建更为完善的特殊儿童群体关爱服务机制。进一步关注低收入家庭儿童、孤儿、残疾儿童等群体关爱保障,进行深入研究并形成相关工作报告。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团队依托“根在基层”“关键小事”等调研活动,组织青年干部积极参与基层调研实践。青年干部深入机构、村(社区),实地了解基层强化专业队伍建设、丰富关爱服务内容等情况,感受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飞速发展。同时,通过入户走访,了解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独症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的成长需求和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下一步,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儿童福利与保护理论创新研究团队将继续加强理论学习、锤炼过硬本领,不断增强落实改革任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朝气蓬勃的面貌、敢于斗争的精神,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
增强行动自觉 争当改革实干家
民政部办公厅(国际合作司) 杭欣竹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作出重大部署。作为民政青年干部,我们要进一步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勇做改革的行动派、实干家,推动民政领域改革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我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主动适应新情况,潜心研究新问题,准确把握新规律,自觉提升改革创新能力。我和同事们通过开展专项工作情况跟踪调研、地方实践案例解剖调研等方式,聚焦民政服务对象需求,在拧紧责任链条、强化政策支撑、凝聚部门合力等方面想办法、谋举措,努力以更高水平安全护航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我坚持实打实推进工作,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本领,抓落实、求实效。我和同事们立足“一老一小”、残疾人、临时遇困人员等群体特点,广泛听取相关部门、基层代表、专家学者等意见,推动出台多项民政领域安全管理政策。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增强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的行动自觉,真正把功夫下到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深耕老龄传播领域 用心记录伟大时代
中国老年报社 姜琳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作为一名90后的新闻工作者,我全力提升采写、编辑、拍摄、剪辑等综合能力,努力朝着“全能型”媒体人、“研究型”记者目标奋进。
我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的殷殷嘱托,聚焦老龄和养老服务工作,研读相关政策文件,夯实理论根基。我秉持善思、勤学、实干的态度,切实履行好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我积极参加“新春走基层”等主题采访活动,通过现场采访,挖掘鲜活素材,撰写相关稿件,努力把老龄政策宣传好、把养老服务故事讲述好。
我强化“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踔厉奋发、勤勉敬业,高质高效完成各项工作。我积极参加评报会、磨稿会、专题讲座等,与同事们深入交流、加强协作,共同完成采访任务。我还参与了中国报业协会老年报分会相关工作,协助组织“银发经济发展调研宣传行”活动。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壮阔征程上,我将坚持学思践悟,主动担当作为,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韧劲,持续深耕老龄传播领域,用心记录这个伟大时代。
积极践行“四力” 讲好新时代民政故事
中国社会报社 路建英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民政工作保基本、兜底线、暖民心、防风险、促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民政新闻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日常工作中,我积极宣传民政领域改革举措,报道民政事业发展成就,展现基层民政人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的生动实践。
我深知,做好民政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握好时、度、效,运用丰富的新闻语言、形式、方法、技巧创作出精品力作,不断提高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我深入基层采访农村低保制度落实等情况,与基层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深入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我针对殡葬领域热点问题,撰写相关文章,引导群众支持殡葬改革。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我不断学习知识、开拓视野,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努力撰写出温暖人心的作品。
民政新闻工作者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惠民政策,让群众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我认为,民政新闻工作者要扑下身子、迈开步子,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转作风、改文风。要加强学习,深入学习最新出台的民政政策法规,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及时传递党和国家为民爱民的好声音,用镜头和文字记录民政领域改革带来的新变化。要积极探索“传统媒体+新媒体”的融合宣传模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出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精品力作,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民生无小事,实干暖民心。我将踔厉奋发、挺膺担当,努力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讲好新时代民政故事。
以实干作风为民政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民政部政策法规司 张 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明确了重点任务、指出了主攻方向。作为民政部政策法规司的一名青年干部,我立足岗位职责,积极主动作为,强化改革创新,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相伴而生。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民政领域改革,必须更好地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在改革内容与既有法规制度相冲突时,要注重先立后破,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对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既不能随意突破法律红线,也不能简单以现行法律没有依据为由迟滞改革。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各级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工作中,我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我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立法调研,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群众需求出发,直面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探寻“解题思路”,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为民政法治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