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冉冉 见习记者 孙 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
康复辅具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等功能障碍人士生活质量的改善,更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多地积极开展创新实践,在加强科技创新的同时,推动康复辅具服务向基层延伸、向普惠发展。
辅具适配解急难,提升群众幸福感
清晨,刘强(化名)穿戴好假肢,来到自家的菜地忙活起来。“能站起来的感觉真好。”他感慨地说,“我现在家务、农活都能干,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刘强是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的低保对象。2006年,他在外地打工时因车祸截肢。多年来,在民政部门和残联的帮扶下,刘强先后更换了5次假肢。
两年前,由于残肢肌肉萎缩,刘强的假肢已无法适配。青海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在开展全省困难残疾人康复辅具需求入户调研和筛查工作时了解到刘强的情况,组织入户评估后,安排假肢装配技师专程上门取模,为他制作了新的假肢。
据悉,2011年,青海省民政厅启动“福彩助残、助老健康行”项目。截至2024年年底,该项目已累计为全省14223名困难残疾人适配假肢、矫形器、助听器、轮椅等康复辅具16351件。在该项目的帮助下,曾经只能依靠轮椅行动的少年,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大学校门;失去手臂的村民安装肌电手臂后,提升了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青海省民政厅实施了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困难残疾人康复辅具适配等一系列公益项目,并积极争取“福康工程”等项目支持,为全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困难残疾人提供假肢、矫形器适配服务,开展手术矫治、康复训练。
2025年,青海省民政厅积极争取省本级彩票公益金支持,部署在全省实施困难残疾人、老年人和伤病人康复辅具适配等公益项目,切实增强困难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需求多元化,创新研发不止步
记者走进山东省威海市博怡尔护理设备研究院(以下简称博怡尔)的产品展示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该企业主打产品——博怡尔B3电动护理床。工作人员操作着遥控器,护理床上半部分缓缓升起,下半部分中间的床垫下移、后撤,连接着污水处理器的智能马桶显现出来。
“这款产品是为长期卧床的人专门研发的。智能马桶与护理床的结合既能让用户更便捷地如厕,又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压力。”博怡尔理事长卢华隆介绍。
随着康复护理需求日益多元化,品类繁多的护理产品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作为一家研发智能护理产品的高科技企业,博怡尔不断探索创新,推出洗吸一体的助浴机、辅助手指康复训练的气压手套等产品,为残疾人、失能老年人等提供更智能的健康服务。
作为企业的主打产品,B3电动护理床的研发历时5年。在这个过程中,博怡尔组建起涵盖护理、机电等领域的22人专业团队,反复测试优化技术环节,累计投入研发资金1200余万元,获得知识产权30余项。
“我们与哈尔滨理工大学威海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交流合作关系,将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等优势和公司创新需求相结合,及时将新技术应用到产品研发中。”卢华隆表示。
近年来,威海市作为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地区,吸引了不少像博怡尔这样的企业落地、发展。“在培育骨干企业方面,我们实施‘春笋’计划、‘登高’工程,加大康复辅具项目奖补力度,依托威海医疗器械产业园引进和培育了80家康复辅具企业。”威海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搭建创新平台方面,威海市依托11个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6家企业获批开展省创新创业共同体项目,为企业技术攻关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威海市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全市36家医疗机构、170家养老机构开展康复辅具适配服务,利民医院智能康复中心借助脑机接口等设备已为9万余人次提供康复服务,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每年惠及群众1.3 万人次。政策支持与企业创新的协同发力,有力推动了威海市康复辅具产业高质量发展。
共享辅具进社区,便民服务零距离
当昆仑山的雪水化作细流,悄悄浸润草原的脉络,就到了青海人“浪山”的时节。与此同时,社区里的康复辅具租赁点也迎来了租赁高峰。
“每到‘浪山’的时候,社区租赁点的轮椅、拐杖就供不应求。”青海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2021年开展试点至今,青海省民政厅已建设了45个公益性康复辅具租赁点,覆盖全省8个市(州)31个县(市、区)180个社区,累计提供服务3000余人次,租赁服务时长达14万小时。
“我第一次去社区租轮椅是两三年前。当时,我想带老伴出去散散心,就尝试了一下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家住西宁市城中区南川西路街道香格里拉社区的张阿姨说,“现在,每次带老伴出行,我都会先租一个轮椅。”
记者在24小时开放的香格里拉社区租赁点看到,这个只有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整齐摆放着数十种康复辅具,轻便轮椅、多功能助行器、可调节拐杖等一应俱全。每件康复辅具都配有二维码和使用说明,居民扫码即可租赁并观看操作视频。
“前阵子,我不小心扭伤了腿,疼得走不了路,就给租赁点工作人员打了电话。他们马上带着轮椅上门,接我去医院做了检查,真的帮了我大忙。”香格里拉社区独居老人朱阿姨说。
据介绍,近年来,青海省民政厅积极探索通过社区及家庭康复理疗类器具租赁、辅助器具共享、个性化定制租赁等方式,开展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今年,青海省民政厅将进一步推广康复辅具线上申请和个性化定制,让群众享受到便捷的租赁服务。同时,投入资金更新老旧设施,增配监控联网设备,拓展服务内容,规范服务管理,确保社区租赁点运转正常,让群众用得放心、用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