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要闻> 民政服务> 文章浏览
以爱为犁 深耕希望 ——记“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南充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发布日期: 2025-07-04 16:44
来源: 中国社会报

本报记者   刘静静

一场场跟踪服务,精准帮助孩子们解决困扰心头的难题;一个个暖心项目,赋予困境儿童拥抱未来的能力;一次次入户走访,为孩子们送去温暖和希望……近年来,四川省南充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聚焦困境儿童所需所盼,积极探索创新、靶向施策,打造“巴适民政·相伴成长”服务品牌,为孩子们提供情感抚慰、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多元化服务。同时,依托项目化的活动开展,联动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点,赋能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培育志愿者队伍,全面提升关爱服务质效,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2024年,南充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被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只要孩子们需要,我们就在”

“只要孩子们需要,我们就在!”这不仅是南充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心声,更是他们的行为准则。

前不久,南充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接到市救助管理站的电话:小优被网友从外地骗到南充,不仅行李和手机被骗走了,还因为跟父亲闹情绪而抵触回家,希望中心对她进行心理疏导。

南充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立即分兵两路,一路陪伴在小优身边,耐心倾听她的心声,并给予她心理抚慰;另一路紧急联系小优户籍地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进一步了解她的家庭环境与现实困境。

慢慢地,小优的情绪稳定下来,同意回家。她被南充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护送返乡后,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仍定期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向当地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了解她的近况。

对小优高效帮扶的背后,是南充市精心构筑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的积极实践。

据介绍,2023年,南充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打造了智慧未保信息平台,支持儿童主任实时上传走访记录,动态汇聚困境儿童相关信息和需求,实现需求精准识别、服务快速匹配。同时,南充市完善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统筹指导、县(市、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协调推进、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落实执行、村(社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点摸排服务的工作格局,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凝聚起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强大合力。

南充市开通12345未成年人保护专线后,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经常接到关于困境儿童救助保护的转介电话。“我们有专人负责接听电话,详细记录困境儿童及其家长的需求和困难。”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主任焦静告诉记者,“遇到无法当场解答的问题,工作人员会留下来电者的联系方式,后续会链接相关资源,并提供跟踪服务。”

“屋子亮堂了,孩子们的心也亮堂了”

南充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综合服务部负责人蔡青卿仍清晰地记得初次到小勇和小飞家走访的场景:房间里灯光昏黄,墙面有些斑驳,衣服堆得到处都是,课本散落在各处。

小勇和小飞是一对表兄弟,他们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生活比较困难。在与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的交谈中,兄弟俩表达了“想要一个能好好写作业的地方”的愿望。

得益于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开展的“筑梦小屋”特殊困境儿童居室改造项目,小勇和小飞的愿望实现了。他们的房间墙面被刷得雪白,地上铺了木地板,有了崭新的床、衣柜、书桌和台灯。

“屋子亮堂了,孩子们的心也亮堂了。”谈及开展“筑梦小屋”特殊困境儿童居室改造项目的初衷时,蔡青卿深有感触地说。

记者了解到,南充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起初选取了20户困难家庭试点开展“筑梦小屋”特殊困境儿童居室改造项目,后来通过链接慈善资源,在全市各县(市、区)进行推广。

在“筑梦小屋”特殊困境儿童居室改造项目启动之初,南充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进行摸排,认真倾听孩子们的诉求,充分尊重孩子们的意愿,“一户一策”制订改造方案。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全程跟进,密切关注工程进度。改造完成后,工作人员及时回访,了解孩子们在新环境中生活的感受,用充满温情的全流程服务为孩子们打造安全舒适的成长空间。

“用全方位关爱,守护孩子们的成长”

带着孩子们制作小吃,让他们感受劳动的乐趣;和孩子们一起品读经典,感悟书籍带来的温度与力量;组织孩子们逛庙会,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丰富困境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南充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联动各县(市、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助力孩子们快乐成长。

除开展主题活动外,南充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还通过个案帮扶的方式,为困境儿童提供更精准、更多元的服务。

16岁的小茜智力发育迟缓,因先天疾病无法站立。因父亲失联、母亲长期在外打工,小茜与外婆一起生活。长期缺乏亲情关怀的她沉默寡言,不愿出门。南充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入户了解情况后,主动为小茜制订了个性化的帮扶计划:链接康复服务机构资源,为她提供康复治疗服务;安排社工定期上门对她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她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在南充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的持续关怀下,小茜有了很大的改变,她有时会主动询问工作人员“近期有没有活动”。“我喜欢参加活动,可以交到新朋友……”小茜说。从沉默寡言到主动参加社交活动,小茜的转变印证了个案帮扶的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功能,将其打造成集临时监护、活动开展、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儿童关爱服务中心。同时,持续推进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化,深入挖掘社会资源,建立志愿者队伍,为孩子们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用全方位关爱,守护孩子们的成长。”焦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