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要闻> 民政服务> 文章浏览
解急难愁盼 护民生幸福 ——记“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河北省涿州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 2025-07-09 17:15
来源: 中国社会报

本报记者   伍  欣

近年来,河北省涿州市民政局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在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和儿童福利保障等领域深耕细作、精准发力,筑牢民生保障根基,为涿州这座历史名城铺就了厚重的民生幸福底色。

在家门口“享老”

6月30日,来自一家专业养老服务公司的护理员王美晨和她的同事,一大早就来到桃园街道西皋庄村张爷爷家,王美晨详细询问了张爷爷最近的身体状况,为他测量血压、讲解康复知识,搀扶他躺下后,为他进行四肢肌肉按摩。

“感谢政府的好政策,我在家就能享受到贴心的养老服务了!”张爷爷拉着王美晨的手感动地说。张爷爷因为疾病无法正常行走,日常生活由老伴照顾。从4月起,护理员每月上门为张爷爷家提供助洁、健康监测、康复护理等服务。

这是涿州市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的一个缩影。2024年,涿州市开始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全市经济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并提供生活照料、基础照护、探访关爱、健康管理、委托代办、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设家庭养老床位217张,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402人次。

“以前起床需要老伴帮忙,现在我拉着扶手就可以自己起来。洗澡可以坐着洗,再也不用担心站不稳滑倒了。”林家屯镇沙家庄村73岁的李奶奶向前来验收的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说。李奶奶行动不便,出行需要轮椅,今年5月底,李奶奶家完成适老化改造,卧室床边安装了扶手;卫生间里安装了带有护栏的坐便器,配置了助浴椅;各个房间地面做了防滑处理,这些小改造让李奶奶的居家养老生活更安全、更舒心。

自2022年起,涿州市民政局按照自愿、安全、便利、经济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截至目前,已为492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完成了适老化改造。

涿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股股长赵光介绍,涿州市已建成1个市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9个乡镇级区域养老服务中心、269个农村互助幸福院、48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我们已建成市、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构建起‘15分钟养老生活服务圈’。同时,积极推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让老年人生活得更便利、更舒适、更幸福。”赵光说。

确保“救得快、救得准、救得了”

“谢谢你们主动帮我申请低保,我会积极面对生活困难,安心治病。”桃园街道忠义店村的张丽(化名)对前来回访的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说。

今年4月,桃园街道民政工作人员收到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系统推送的医疗费用支出预警信息,发现张丽月度医疗支出较大,但是她没有申请任何救助,街道以及村委会工作人员立即上门核实并了解情况。原来,张丽经医院确诊患上了癌症,需要治疗并长期吃药。工作人员指导张丽整理并提交了低保申请材料,经审核审批,5月,张丽一家领到了低保金,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近年来,涿州市民政局建立健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将救助关口前移,加强部门协作和多部门数据共享,将困难群众信息及时纳入监测范围,做到及时预警风险、及时发现受助对象、及时核实困难情形、及时落实救助举措。同时,涿州市开通了24小时救助热线,第一时间回应群众诉求。针对重点困难群体,工作人员定期开展走访和回访,详细了解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

涿州市民政局社会救助股股长赵勇峰表示,涿州市积极提升基层临时救助应急处置能力,简化社会救助流程,让社会救助服务更加高效。自2016年起,涿州市实行小额救助资金由乡镇(街道)审批。去年,该市将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审批额度提升至3208元。自2021年起,涿州市将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审批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进一步提高救助效率。

“我们不断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水平,做到及时发现受助对象、准确认定保障对象,确保困难群众救得快、救得准、救得了。”赵勇峰告诉记者。截至今年6月,涿州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4527户、7228人,发放城乡低保金1890万元。

关爱“朝阳”呵护成长

“不要独自一人下水游泳,不要到水库边玩耍嬉戏。”“发现孩子有私自游泳、到危险水域玩耍等行为,要及时制止。”暑期来临,涿州市的儿童主任们忙着入户走访,对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监护人进行防溺水等安全告知。

为呵护困境儿童健康成长,涿州市每年常态化开展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节日慰问、寒冬送暖等活动,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注入更多温情。

今年5月,孙家庄乡孙庄村的小海(化名)领到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小海今年11岁,父母先后离家出走,日常生活由姑姑照顾。孙庄村儿童主任姚桂芬在一次日常走访中了解到小海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给乡儿童督导员,在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的指导下,小海的姑姑整理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申请材料。当地派出所核实并出具小海父母失联证明后,小海的姑姑向乡政府提交了申请材料,市民政局对小海的家庭情况进行入户核实,经过审核确认,小海被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范围。

小海的经历是涿州市基层儿童工作队伍通过走访摸排主动发现困境儿童,切实保障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的众多案例之一。涿州市不断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基层工作队伍,目前,全市14个乡镇(街道)均配备1名儿童督导员,453个村(社区)均配备1名儿童主任,实现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和村(社区)儿童主任全覆盖,进一步织密织牢困境儿童保障网。

涿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股股长李建民告诉记者,近年来,涿州市民政局不断提升儿童福利工作质量和福利保障标准。自2022年7月起,涿州市将社会散居孤儿(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300元。从2019年开始,全市持续开展“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为考上大专院校的孤儿每年提供1万元助学金。

“民政工作与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最广泛,我们持续深化‘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尽心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服务群众没有终点,我们将继续坚守初心、践行使命,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道路上接续奋进,让涿州民政民生答卷更有厚度。”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