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健波 陈稠研
近年来,浙江省义乌市民政局积极构建“站内康复—上门服务—社会融合”精康服务体系,成立由27人组成的“精康融合”行动专家组,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家门口的康复服务。
多元融合,推进站内康复
义乌市民政局在镇(街)层面建设精康驿站,围绕精神障碍患者康复需求与生活品质提升,开展“工疗”“农疗”等特色康复活动以及专业心理咨询服务,为患者搭建起多元支持的康复网络。
稠江街道精康驿站依托功能完善的残疾人之家,建立服务联动机制,打造制作手工艺品的致富工坊,开展直播带货;赤岸镇精康驿站依托福利企业的工疗车间,为精神障碍患者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劳动中缓解心理压力,提升社交能力。上溪镇精康驿站在“工疗”基础上引入黑木耳种植,定期组织患者参与,让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锻炼身体机能,体验收获的喜悦。廿三里街道精康驿站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资质过硬的专业心理咨询团队,针对精神障碍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开展深度辅导及定期回访,为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营造温馨的康复环境。
多方联动,提升服务品质
2025年以来,义乌市各精康驿站注重居家上门服务的品质提升,积极推动与精神疾病防治医生、心理医生的深度协作,形成“精康融合”行动工作合力。
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义乌市各精康驿站制定详细的居家上门服务标准和规范,要求服务人员严格遵循工作流程;建立台账,详细记录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服务内容、服务效果等,以便及时跟踪和评估服务质量。
推行多样化服务方式。义乌市各精康驿站组建专业团队,为精神障碍老人、失能失智老人开展上门服务;为精神障碍困境儿童制订康复方案,提供“一对一”上门服务;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中的精神障碍患者,定期上门探访、指导用药。
实施常态化反馈机制。义乌市各精康驿站以问卷、访谈、电话等多种形式,开展满意度调查,广泛收集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并依据意见持续优化服务内容与流程,让精康服务更贴合患者需求。
多管齐下,加强宣传推广
为提升精康驿站知晓度与社会认可度,义乌市民政局采取多渠道宣传策略,凝聚社会支持合力,吸引更多人关心、关注、支持“精康融合”行动。
各镇(街)精康驿站定期组织宣传活动,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健康讲座,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举办“开放日”、康复成果展示会等活动,邀请精神障碍患者家属体验康复课程;定期开展“关注精神健康 共创美好生活”“心灵守护者不缺席”等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大众对精神障碍的认识;借助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精康驿站的服务信息、康复案例,为“精康融合”行动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