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鹏飞
为解决农村福利院基础薄弱、入住率低、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以被纳入全省第二批农村福利院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国企运营+专业服务”的“公建公营”模式,将公办养老机构委托给区属国企运营,进一步提升农村福利院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锚定改革方向,实现降本增效
黄陂区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农村福利院改革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改革工作,明确将农村福利院兜底保障特困人员的公益性作为改革的根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全区各街乡将农村福利院基础设施设备使用权和经营管理权委托给区属国企交投惠汉盈通城市服务公司(以下简称惠汉公司),将15家农村福利院整合为7家,区民政局、街乡分别履行主管和监管职能,探索“集约管理、各司其职、协同发力”的模式。同时,在确保农村福利院土地、房产及设施设备国有权属不变的基础上,区政府投入3.96亿元实施“平安工程”“冬暖工程”,并对农村福利院进行适老化改造,完成院内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惠汉公司投入2700万元用于农村福利院消防等设施的改造升级,为老年人打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本轮改革后,全区农村福利院的养老资产得到盘活,不但可以满足农村特困供养老人的兜底保障需求,多余床位还面向社会开放,床位使用率明显提升。据统计,全区农村福利院实现社会化运营后,年营收300余万元,区财政专项补贴减少20%,街乡管理成本降低15%。
打造区域中心,提升服务质量
为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黄陂区按照“东西南北中”区域布局,打造5个标准化的区域性特困供养中心,分类满足全区不同老年人需求。其中,中部中心福利院为中度及以上失能特困供养中心,东部蔡榨福利院为康养融合示范院,西部李家集福利院为集养老、休闲、护理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院,南部横店福利院为医养结合专业照护示范院,北部姚集福利院为康养旅居一体化院。同时,在区域供养中心深化医养康养融合发展,区域供养中心与区中医院签署医养合作协议,定期组织院内老年人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还联动街乡卫生院、村(社区)卫生站点,实现医疗配套、安全隐患整改、食品安全抽检全覆盖。购置30余套智能监护设备,对农村福利院实施智能化监管,实现24小时监测,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3分钟内,并组织专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健全监管体系,确保规范运营
为确保农村福利院规范运营,黄陂区从联动、安全、评估三方面实施监管,形成闭环。区民政局、属地街乡、运营公司三方建立联动机制,定期研判农村福利院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规范管理,实现政府与企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区民政局联合消防、市场、城管等部门成立督导专班,不定期对福利院开展安全检查和应急抽查。区民政局、街乡与运营公司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与服务重点,通过日常考核、年终评估、院内三方反馈等方式综合评判成效,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服务质量不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