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孙启华
做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家庭幸福。近年来,江西省宜春市民政局秉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以政策为基、服务为要、合力为翼,多维聚力打造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夯基固本筑防线,政策保障强支撑
宜春市民政局从资金、制度、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发力,夯实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基础。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宜春市民政局投入220余万元连续三年实施“宜暖童心·纾困筑梦”项目,引入社会组织为留守儿童提供多元服务;投入471.74万元,升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硬件设施;统筹608万元,打造“儿童之家”“宜童驿站”等未成年人关爱保护阵地。
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宜春市民政局联合14部门出台《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自2024年1月至2026年10月,分动员部署、集中攻坚、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推动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群体关爱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
队伍建设提质增效。宜春市民政局建立“市级示范+县级覆盖”培训机制,2024年以来培训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3740余人次,切实提升基层儿童工作队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对20名儿童关爱服务基层先进工作者事迹进行宣传,以榜样力量激发服务队伍活力。
织密网络优服务,精准关爱零距离
宜春市民政局以台账为基础、以阵地为依托、以项目为抓手,让关爱服务直达留守儿童身边。
建立动态台账,实现“底数清”。各县(市、区)民政部门联合学校、社区定期摸排留守儿童情况,动态更新留守儿童数据库,对905名重点对象精准画像、高频探视,确保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到位。
打造服务阵地,实现“服务优”。宜春市民政局以优化儿童成长环境为目标,依托基层服务资源,推动建成“宜童驿站”20所、“儿童之家”221所、“一老一小幸福院”150所,在市、县、乡三级成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更好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万载县还创新打造未成年人12309联建保护平台,推动多部门协同发力,共同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开展特色项目,实现“关爱实”。宜春市民政局打造“宜暖童心·纾困筑梦”特色品牌,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评估、个案服务及周末课堂、亲情连线等活动,推进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落地。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后,宜春市民政系统开展儿童关爱主题活动90余场,让关爱浸润留守儿童心灵。
多方联动聚合力,关爱服务广覆盖
宜春市民政局推动构建“政府+社会+家庭”协同关爱模式,培育微爱公益发展中心等21家儿童关爱社会组织,链接企业、志愿者资源,开展“微心愿”认领、法治教育等活动;联动教育部门设立“留守儿童关爱驿站”,由教师担任“代理家长”,提供法律咨询、物质帮扶、假期辅导等服务;联动共青团宜春市委组建“童心港湾”队伍,广泛开展课业辅导、红色研学、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等活动;联动市妇联持续实施“春蕾计划”,启动“爱心妈妈”公益基金,筹集善款60余万元用于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困难帮扶、权益维护、情感关爱等工作。今年暑假,宜春市民政局组织80余名留守儿童开展“城市体验之旅”,让他们在科技馆、博物馆中探索求知,涵养爱国之情、坚定报国之志。
此外,宜春市民政局不断强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宣传,普及监护责任,落实外出务工的父母同儿童实际抚养人签订委托监护协议。2024年以来,宜春市共劝诫997名监护不到位家长返乡或改进监护方式。
靶向发力解难题,精准纾困暖人心
围绕心理、安全、学业等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关注的焦点问题,宜春市民政局对留守儿童开展风险评估,建立“市级评估+县级帮扶”机制,对中高风险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疏导;同步激活“三线联动”服务网络——12356全国心理援助热线、12355青少年服务台、12348法律服务热线,全年无休为有需要的儿童家庭提供线上心理疏导与法律支持。2024年,宜春市累计服务留守儿童1236人次,帮助331名重点儿童纾解心理困扰。
儿童关爱服务是温暖的事业,更是长久的责任。下一步,宜春市民政局将持续深化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在政策创新中强保障,在服务优化中提质效,在协同联动中聚合力,让每一名留守儿童都沐浴阳光、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