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要闻> 民政服务> 文章浏览
暴雨中的民政担当
发布日期: 2025-08-04 17:23
来源: 中国社会报

本报记者   张雨点

近日,河北省保定市多地遭遇历史罕见的强降雨天气,引发山洪、内涝等严重次生灾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在这场与暴雨的较量中,保定市民政系统闻“汛”而动,通过上下联动、政企协同、社会参与的方式,汇聚起强大力量,在风雨中为遇困群众织密救助网络,用实际行动书写民政担当。

市县统筹“一盘棋”,织密救助网络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发生后,保定市民政局第一时间响应,紧急转发《河北省民政厅关于加强民政服务机构汛期安全防范和受灾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的紧急通知》,成立包联县(市、区)工作组,对各地民政部门和民政服务机构的应急准备工作展开抽查检查,要求各地严格按照“县区包机构”原则,制定详细的防汛应急预案,对民政服务机构进行全覆盖的风险研判和隐患排查,做到“一院一策”。同时,积极开展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受灾困难群众的巡查探访,落实相关保障政策;强化社会救助政策衔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低保、特困救助范围;充分发挥临时救助作用,简化程序、提高质效,让困难群众在危难时刻感受到温暖与关怀,全力抓好民政服务机构安全防范和受灾困难群众救助工作。

与此同时,保定市慈善协会发出“同舟共济抗洪救灾”倡议书,呼吁广大爱心企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捐款捐物,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政企协同发力,守护群众安全

7月25日,阜平县遭遇强降雨,多地房屋受损、道路中断,群众生活遇困。考虑到工作人员短缺的实际情况,阜平县民政局第一时间联合泰福春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福春”)召开紧急协调会,组建起一支由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和“泰福春”职工组成的联合慰问队。

慰问队前往灾情较重的乡镇和村庄,优先走访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寡老人等保障对象,以及“泰福春”服务覆盖的老年群体等服务对象。每到一户,慰问队工作人员细心查看房屋安全隐患,询问饮用水和食物储备情况,详细记录群众灾后生活遇到的实际困难,将紧急采购的饮用水、方便面、面包、牛奶、水果等物资逐一送到受灾群众手中,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县民政局工作人员一边分发物资,一边耐心叮嘱:“这些物资您先拿着,要是有什么困难,随时给我们打电话。”“泰福春”职工还结合养老服务经验,为老年服务对象讲解灾后卫生防疫等注意事项:“雨后蚊虫多,要注意开窗通风,食物一定要加热后再吃。”孤寡老人李大爷握着工作人员的手,眼眶湿润,感动地说:“感谢你们的惦记,这么大的雨还来看我们,不仅送来了生活物资,还帮我们检查房屋安全,我心里特别暖!”

马沟新村小区、欣荣家园、恩德家园、向阳小区、盛世佳苑5个小区是阜平县民政局的分包片区。洪水退去后,小区内一片狼藉,积水、淤泥随处可见。阜平县民政局积极协调电力、住建部门恢复用电用水,保障了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在排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一名即将到预产期的孕妇因积水围困,情况危急。县民政局立刻联系医疗卫生部门,调派救护车和医护人员到场,全程监护将孕妇安全转移至医院。“在危急时刻得到政府如此贴心的救助,我们心里特别踏实。”孕妇及家属的话语里充满了感激。

积水退去后,阜平县民政局组织干部职工联合志愿服务队伍,对小区道路及单元楼道进行集中清淤。在小区居民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后,他们又马不停蹄转战双庙大街,对街道上的碎石、土方及淤泥开展集中清理工作。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关注灾情动态,根据排查需求细化帮扶措施,在临时安置、物资补给、生活照料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以实际行动守护好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阜平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社会力量齐参与,凝聚救灾合力

7月24日,易县遭遇强降雨,洪涝灾害随之而来。易县民政局积极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专业优势,高效协同投入抢险救援和灾后恢复工作。

灾情发生后,易县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的会员们迅速集结会员车友,紧急调集20余辆越野车辆,组织50余名救援人员,在积水险段成功救援受困车辆30余台,安全转移遇险群众20余人。

强降雨导致易县义和庄大桥垮塌,现场风险陡增。但一些群众仍然围在周边观看,十分危险。在县民政局动员下,易县作家协会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他们配合交警、城管部门,耐心地向围观群众讲解危险情况,引导大家远离危险区域,避免次生事故发生。

当主要险情得到控制,工作重点转向恢复后,县民政局组织动员保定大唐园林古建有限公司的38名青年员工组成志愿服务队,前往分包片区易水名苑小区,开展街道清淤工作,快速恢复社区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受灾群众的救助工作,密切关注群众需求,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确保救灾物资及时发放到位,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帮助受灾群众早日恢复正常生活。”易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