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 斌
今年以来,重庆市开州区民政局聚焦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借力数字化改革赋能,以“渝悦救助通”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以下简称“渝悦救助通”平台)为重要载体,通过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系统互联强化部门协同,实现线下办事“一次办成”、线上服务“一网通办”,推动社会救助“一件事”联办提质增效。
数字赋能强根基
织密精准救助“一张网”
开州区以“渝悦救助通”平台为核心载体,构建从救助申请、信息采集、精准识别到政策落地、动态管理的全链条数字化服务体系。该平台整合民政部门8项基础信息,联动人社、医保、住建等18个市级部门的50项核心数据资源,形成覆盖全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等13类困难群众共11万余人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库,并将近2年退出救助范围的对象、边缘易致贫人口等纳入重点监测范围,实时推送预警信息。创新“民政认定、多部门联动”的协同模式,完成救助对象认定后,“渝悦救助通”平台自动将人员信息同步推送至教育、人社、医保等7个部门,触发9项关联政策的自动匹配,推动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办。
流程精简提效能
下好高效救助“一盘棋”
开州区通过系统性流程再造与服务渠道整合,构建“快受理、快审核、快办结”的全链条救助服务体系。依托“渝悦救助通”平台实现救助申请“一键提交”、证明材料“掌上上传”,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社会救助申请。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推出视频远程认证、入户协助办理等服务,由村(社区)网格员上门指导操作或代为提交申请,目前已实现线上“一网通办”与线下政务服务窗口、村(社区)便民服务点受理无缝衔接,构建起7×24小时不打烊的服务网络。整合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等5类救助业务表单,将过去需要分别填写的20余项信息精简为“一表通用”,实现“一次申请、多事项联办”。依托“渝悦救助通”平台开发“电子授权”功能,群众在线签署《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授权书》后,系统自动向相关部门发起信息核验请求,无需再单独开具收入证明、房产证明等材料。截至目前,“渝悦救助通”平台已完成20.3万人次电子授权,覆盖全部救助对象。将原来涉及9个环节的审批流程精简至6个,平均办理时限从30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其中,急难型临时救助实现48小时内办结。
协同联动聚合力
绘就多元救助“一张图”
开州区通过党建引领、平台整合、模式创新,凝聚政府、社会、市场多方力量,推动社会救助从“单一物质保障”向“物质+服务+发展”的综合救助体系升级。依托全市乡镇(街道)基层一体化智治平台,构建区民政局牵头、乡镇(街道)分管领导主抓、村(社区)党组织落实、网格员具体经办的四级救助责任体系,将党组织触角延伸至救助一线。民政部门迭代升级每月开展政策落实“回头看”、每季度进行动态调整专项核查、每年度组织救助资金使用审计的工作机制,确保救助工作不偏向、不走样。今年以来,开州区已组织民政干部入户走访摸排3万余人次,通过拉网式排查主动发现并解决救助对象问题千余个。投入120余万元建成集社会救助政策宣传、资源对接、服务经办于一体的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整合社会救助、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等7个领域资源,联动22家社会组织、15家公益慈善机构、5家爱心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解答群众疑问5000余次,募集爱心款物价值334万元,为低保对象、困境儿童等群体提供“一站式”服务1.2万人次。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创新服务载体,针对未成年人成长需求,打造“点亮希望·守护成长”关爱品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社工机构,构建“团辅+个案+家庭支持”的服务体系;围绕分散供养特困老人照料难题,推出“解需暖心”照护项目,建立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信息化监管平台,构建“线上监测+线下服务”闭环照护体系,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应急处置等服务,确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