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要闻> 民政服务> 文章浏览
国粹映朝阳 银发忆峥嵘
发布日期: 2025-09-08 17:13
来源: 中国社会报

“国粹映朝阳”京剧艺术家慰问演出现场。宋娟娟   摄

本报记者   安   娜

“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等到那云开日出,家家都把红旗挂……”近日,在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乡养老服务中心活动大厅,来自北京京剧院的京剧艺术家现场表演了《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等京剧选段,与老人们一起追忆峥嵘岁月、重温红色经典。这是首都京剧艺术家联谊会与北京朝阳京剧文化艺术中心走进来广营乡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国粹映朝阳”京剧艺术家慰问演出的精彩一幕。

“老票友”遇见“老戏骨”

初秋的午后,来广营乡养老服务中心愈发热闹起来。一边,乐师们早早来到现场调试京胡、月琴、三弦等传统乐器,演奏出悠扬的旋律;另一边,入住中心的老人和附近社区的老年居民陆续前来,脸上洋溢着笑容,期待着演出的开始。“我们是‘老票友’了,听说这次活动邀请到了好几位京剧名角,机会太难得了。”前来观看演出的贺奶奶说。

来广营乡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宋娟娟告诉记者,此次共有70余位老人参加活动,最年长者已99岁高龄。他们中,既有抗战历史的亲历者,也有新中国建设的见证者,都曾为祖国的繁荣发展默默奉献。

传统文化引共鸣

下午3时整,活动在“声震画梁”的舞台前奏中拉开帷幕。随着锣鼓经“急急风”的节奏渐强,老旦名家赵葆秀一登场,声如洪钟的念白便引得满堂彩;程派名家迟小秋细腻地传递角色内心的矛盾,将悲喜交织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胡文阁的梅派唱腔,更似珠落玉盘般清脆悦耳……

艺术家们的精湛演绎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熟悉的旋律也唤起了大家的共鸣,老人们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活动现场,有的老人随着节奏轻轻摇晃,有的老人情不自禁地轻声跟唱,还有的老人举起手机记录下这珍贵的瞬间……演出最后,艺术家与观众齐声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激昂嘹亮的歌声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今天的节目太精彩了,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今年88岁的李爷爷高兴地说。

让敬老美德焕新彩

活动现场,首都京剧艺术家联谊会、北京朝阳京剧文化艺术中心向来广营乡养老服务中心捐赠了《京韵悠长·国粹华章京剧音乐二百年巡礼》《京剧名家云讲堂》等音像制品。

据悉,本次活动的举办既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也是为了积极响应北京市民政局“社会组织助力养老服务”的号召,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在悠扬国韵中焕发新光彩。

宋娟娟告诉记者,为开展好此次活动,主办方专门印制了大字版的节目单,也适当降低了现场的音响音量。同时,中心还安排了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在外候场,切实保障老人们的安全。“我们会好好利用这次收到的京剧音像制品,通过开展定期轮播和专题鉴赏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动员引导市级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北京市民政局此前组织召开了市级社会组织与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学堂双选对接会,20余家社会组织与朝阳区、海淀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通州区的12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达成合作意向,涉及书法、绘画、摄影、舞蹈、京剧等10余个领域。此次“国粹映朝阳”京剧艺术家慰问演出就是合作意向的具体落地实施项目之一。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拓宽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渠道和领域,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资源整合、专业服务和创新实践方面的优势,更好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