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马坊社区居民和志愿者为新就业群体、高龄独居老人包饺子,让他们感受社区温暖。
文/图 本报记者 刘静静
“吃到饺子的那一刻,我突然特别想家。”8月29日,在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马坊社区举办的爱心包饺子活动中,来自河北的快递员门某感慨道。
“这是东升镇慈善工作站举办的‘慈善进社区’活动之一。社区居民、志愿者等聚在一起包饺子,拉近邻里关系的同时,也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以及80岁以上独居高龄老人送去温暖。”东升镇慈善工作站项目负责人、北京睦友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社工曾善红告诉记者。
上午9时许,马坊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内已是一派忙碌景象。洗菜、剁菜、调馅……60岁的刘大妈是马坊社区的一名志愿者,经常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当天,她特意从家里拿来了案板等工具,早早地来到驿站做准备工作。“这次活动太好了,街坊邻里不仅能聚在一起拉家常,还能实实在在做善事。”刘大妈说。
活动现场,社区居民和志愿者分成5个小组,大家分工协作,一个小时左右就包好了1000余个饺子。随后,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又兵分两路:一部分人上门为高龄独居老人送饺子;另一部分人留守驿站,为新就业群体准备午餐。年过八旬的李爷爷夫妇是社区重点关注对象,收到饺子后连声道谢:“社区总是想着我们老年人,平日里也经常关照我们。谢谢,谢谢……”
11时许,快递员、外卖员陆续走进驿站。大家围坐在一起,交流着上午的送件情况。“饺子出锅喽!”不一会儿,社区工作人员就端上几盘热气腾腾的饺子,还贴心地准备了水果拼盘。来自河南的外卖员齐某说:“社区经常组织这类活动,天热时还给我们发放了清凉用品,真的很有家的感觉。”
此次活动是东升镇以慈善工作站为抓手,积极推进辖区慈善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升镇组建“爱益东升”公益联盟,整合科技园区和企业等资源,形成“政企协同、资源共享、全民参与”的慈善工作格局。据统计,东升镇每年围绕关爱老年人、帮扶困难群众等主题开展慈善活动160余场,将温暖播撒到社区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