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银龄行动”是由全国老龄委于2003年发起,主要组织各领域老专家、老教授支援欠发达地区的志愿服务活动。2021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要求,深入开展“银龄行动”,引导老年人以志愿服务形式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监督、移风易俗、民事调解、文教卫生等活动。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勉励老年志愿者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2024年9月,全国老龄委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银龄行动”是以老年人为主体,坚持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以开展智力援助和参与基层治理、社会服务等为内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提出要推动“银龄行动”拓面升级、提质增效,巩固拓展智力援助 “银龄行动”,创新开展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银龄行动”。“银龄行动”志愿服务活动既丰富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又为老年人提供了老有所为、发光发热的平台,促进老年人积极发挥作用。
二、《实施方案》主要有哪些内容?
《实施方案》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提出了2025年、2026年和2028年三个阶段目标。第二部分为重点任务,包括八项具体行动,银龄助力乡村振兴行动、银龄教师行动、银龄助力健康服务行动、银龄助力文化生活行动、银龄助力体育健身行动、银龄助力法律维权行动、银龄助力红色传承行动、银龄助力社会服务行动,每一项均明确了牵头单位。第三部分为工作要求,包括四个方面,壮大志愿服务力量、搭建服务平台、拓宽参与渠道、提升管理水平。第四部分为组织保障,包括三个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投入机制、强化宣传引导。
三、老年人可以在哪些方面开展“银龄行动”志愿服务活动?
《实施方案》明确,鼓励老年人广泛开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开展智力援助,参与基层治理、社会服务等。《实施方案》结合我省实际,明确了八个主要方面。
银龄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方面,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农牧老专家学者,围绕农村产业发展规划、种养殖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等,提供技术支持、项目指导等专业服务。鼓励老年人参与山水林田湖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村庄清洁行动、“十县百镇千村”美丽乡村建设等,参与基层民主监督、矛盾纠纷调解等。
实施银龄教师行动方面,实施“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和银龄讲学计划,通过听课评课、开设公开课、组织研讨课、举办专题讲座等,助力提升受援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水平。
银龄助力健康服务行动方面,鼓励退休医务人员参与健康宣传活动,开展健康科普讲座、义诊咨询,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和基层医疗健康服务水平。
银龄助力文化生活行动方面,引导老年志愿者参与文化演出、文化传承活动,包括“豫出彩·一起来”、“咱村有戏”、文化进万家、文化进乡村、文化进社区、文化进景区活动、讲述河南故事、“一老一小牵手读书行动”等活动。
银龄助力体育健身行动方面,发挥各级老年体育协会作用,培养老年体育健身活动的领头人、热心人和运动“达人”,组织退休运动员、教练员,举办“科学健身大讲堂”“走基层送健康”等科学健身指导活动,打造“一市一品”特色老年人体育健身赛事活动品牌。
银龄助力法律维权行动方面,组织老年法律工作者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代书等非诉讼代理服务,积极参与“法援惠民生 关爱老年人”专项活动。
银龄助力红色传承行动方面,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为主体,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光辉历史和惠民政策,为年轻干部讲党课,积极开展“家风、家教、家训”传承道德教育。
银龄助力社会服务行动方面,组织低龄、健康老年人成立志愿服务团队,开展“银发巡逻”、儿童托管、互助养老、全民参保、扶残助残等活动。
四、《实施方案》对保障老年人便利参与“银龄行动”有什么要求?
一是壮大志愿服务力量,要求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伍,鼓励各成员单位结合优势特点打造专业老年志愿服务队伍,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二是搭建服务平台,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化活动中心、公共文化体育场馆等设立“银龄行动”志愿服务站点。三是拓宽参与渠道,通过创建银龄人才工作站、老干部智库、老专家工作团等形式,开展组团式、结对式、订单式等多种志愿服务,并要求重大公共体育设施、重大赛事、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需要招募志愿者的,为老年志愿者保留一定比例的岗位。四是提升管理水平,做好“银龄行动”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注册认证、志愿服务记录、证明出具、培训等工作,将开展品牌示范培育活动,征集优秀案例,举办“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加强“银龄行动”品牌建设,推动成为我省老年人社会参与、老有所为的重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