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民文〔2025〕11号 签发人:李立明
办理结果:A
对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14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贺爱琴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楼盘转型、促进‘地产+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项突出的社会课题,促进养老服务业协同发展也就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截止202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0%)。结合地产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将地产行业与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成为了新时代的重要课题。
一是多元化推动,保障服务质量。汇聚整合社区、物业、社会组织、专业服务机构等多方为老服务社会力量,创新开展“幸福来敲门”探访行动,调研居民现状和需求,利用闲置资产精心打造社区食堂、社区医疗、社区文体活动室等为老服务场所,借助智能化手段对老年人日常行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精准预警和远程照护,打造“小城市大养老”特色服务品牌,让老年人在熟悉亲切的社区环境和浓厚的家庭氛围中享受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养老服务。比如:湖滨区涧河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老年食堂实行“中心带站联点”1+N服务模式,主动拓展周边小区,提供集中堂食、配餐、送餐等服务。义马市千秋路街道连银社区助餐点以“物业+”助餐方式,服务本社区老人和其他居民。开发区管委会打造以德孝苑颐养中心为龙头、以社区为补充、以居家为基础的中央厨房,尽力满足周边小区老人多种用餐方式。
二是多举措撬动,政策扶持助力。贯彻落实《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国办发〔2024〕1号)等政策性文件和行业指引规范,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优惠扶持政策。对于存在手续不完备、产权不清晰、有债务抵押关系等遗留问题的房地产,应本着查清事实、尊重历史、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等原则简化产权办理流程,补办产权手续,理顺产权关系,解脱捆绑束缚,以便更好地盘活利用。对于契合特定要求且用于发展银发经济的闲置房地产,给予用地性质灵活转换的政策扶持和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多元化激励,充分激发社会资本投资为老产业的热忱和积极性,补齐缺失短板,盘活闲置房产,助推银发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对于创办社区食堂等便民服务机构在一定时期内给予适当补助和金融、税收等支持。
三是引入社会资本,盘活闲置资源。《“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支持“闲置社会资源转型养老设施”。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对于手续齐全和有抵押关系的闲置房地产,可采取出售、置换、租赁、托管、合资、合作等灵活多元的经营模式,与相关企业、专业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等共同开发养老地产、医疗服务、康养旅游于一体以及“养办医、医办养、医养一体”等养老项目和银发经济产业,使闲置的房地产能够摆脱闲置贬值的困境和抵押等束缚,实现多方式盘活,多渠道利用,多层次提供健康养老服务,物尽其用,保值增值。
最后,感谢您对我市养老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并希望您在以后的工作中多给我们提供宝贵意见。
2025年6月26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三门峡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 2182029
联系人: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