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要闻> 民政服务> 文章浏览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 打造“大城颐养”上海样本
发布日期: 2025-05-06 10:54
来源: 中国社会报

上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蒋  蕊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养老服务工作作出了系统性、总体性、框架性制度设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意见》发布以来,上海市民政局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学习,深入贯彻落实。

坚持“学习为本”

深刻领会深化改革发展之责

上海是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超大型城市。近年来,在民政部指导下,上海着力推动养老服务“增量”“增能”“增效”,不断提升养老服务发展水平。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共有养老床位17.58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68%,认知障碍照护床位1.5万张;建有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29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919家、社区长者食堂405家,覆盖城乡、类型多样、均衡可及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但对照人口深度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对照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养老服务的新期盼,还存在经营主体活力有待增强、个性化养老服务产品不够丰富、科技赋能养老的土壤仍需深耕、以医养结合为重点的整合照护模式有待深化突破等问题。

《意见》出台后,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就贯彻落实《意见》,围绕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发展银发经济、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以及推进老龄工作等重点工作作出20多条指示批示。市民政局第一时间组织学习《意见》全文,交流学习体会,深入研讨。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识到,《意见》直面当前养老服务发展的瓶颈问题,既提出了顶层设计框架,明确了改革方向,又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务实的改革措施,指出了改革路径,充分体现了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养老服务发展的改革决心。上海民政部门将以推进《意见》落实为重大政治任务,积极担负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之重大责任,努力打造“大城颐养”的上海样本。

坚持“落实为重”

结合实际迅速推进改革之举

上海市民政局深入学习《意见》,并结合市领导的相关指示批示要求,立足本市人口老龄化实际,研究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重点举措,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并积极推动落实。

一是发布《上海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2025版)》。按照国家关于省级人民政府出台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的要求,上海连续3年更新发布《上海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今年4月上旬,市民政局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了2025版清单,包括8类24项。

二是出台《上海市养老机构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围绕发挥机构养老的专业支撑作用,明确提出在与入住机构老年人密切相关的“医、护、食、住、心、安”6个重点领域开展8项行动,加快推进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提质升级、高质量发展。

三是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业态发展。今年1月以来,市民政局先后印发3份文件,推动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和身心健康水平。印发《关于推进运用市场化平台机制优化老年送餐上门服务的实施意见》,强调充分发挥互联网送餐和物流平台作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提升送餐服务效能;会同市卫健委印发《上海市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试点方案》,及时回应老年人陪同就医需求和难点;印发《关于支持发展老年助浴服务的若干意见》,满足居家失能老年人助浴这一特殊刚需。

四是促进银发经济发展。配合市发改委推进落实《上海市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围绕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发展康复辅具产业、激发银发消费潜力、协调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细化落实措施。会同市财政局印发《关于优化推进本市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适老化改造工作机制,丰富服务供给,提振消费需求。会同市文旅局出台《关于支持和推进上海银发旅游发展的实施方案》,开发适老旅游产品,支持更多老年人乐享旅游生活。

坚持“创新为要”

系统谋划上海养老服务改革发展之纲

为强化系统性建章立制,上海市民政局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照《意见》,创新谋划未来一个时期的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改革发展。

一是修订《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对照《意见》,在“社会服务”专章对上海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新情况新需求作出回应。比如,针对建立老年人意定监护制度,拟在现有原则性表述基础上,对意定监护的实施作出具体规范。

二是拟制《上海市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草案)》,重点围绕优化三级服务网络、融合三类养老服务形态、强化各类要素保障等内容,系统谋划未来5—10年上海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政策措施。

下一步,上海市将在民政部的指导下持续完善相关改革措施,切实抓好《意见》的推进落实,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养老服务深化改革发展作出上海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