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聂望军
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聚焦社会组织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防风险能力建设,不断促进社会组织安全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登记社会组织6083家,其中,市本级登记1668家、区(县)登记4415家。
健全工作机制,夯实监管责任。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工作,不断加强对社会组织工作的全面领导。2020年,市委、市政府批准建立西安市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联席会议,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全市社会组织管理工作。2023年起,市委常委会每年专题听取社会组织工作情况报告,对社会组织工作进行决策部署。2022年,市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联席会议研究制定《西安市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暂行办法》,进一步细化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职责,对社会组织非营利性监督、资金监管、重大事项报备、干部兼职任职等监管重点难点列出责任清单,推动形成“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工作格局。
严格日常监管,提高管理质量。西安市坚持抓实抓细社会组织年检年报、抽查检查、等级评估等经常性管理工作,明确标准、提高质量。全市先后制定社会组织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接受捐赠公示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11项内部制度参考模板,增强社会组织风险自控能力。2022年以来,年均审核社会组织年度工作报告1000余份,社会组织年检率逐年上升;对280家市管社会组织进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对180家社会组织开展了换届、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专项抽查审计;委托第三方机构累计评估社会组织435家。
紧盯重点领域,防范重大风险。西安市持续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治理、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整治等行动。2021年至今,全市共查处非法社会组织120家,排查处置“僵尸型”社会组织469家;对335家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目录进行公开,规范涉企收费。同时,全市还部署开展了社会组织违规评选表彰、论坛活动管理、安全生产等排查治理工作,对民政主管社会组织经营活动场所进行专项排查。今年,继续以纠治行业协会商会管理乱象为突破口,组织开展行业协会商会管理乱象专项治理行动,着力推进行业协会商会规范化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执法能力。西安市民政局制定《关于民政领域行政执法权责规定》《行政执法事项清单》《行政处罚普通程序规定》《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流程》《行政处罚文书格式范本》等执法制度,推进社会组织行政执法规范化。提升执法人员素养,定期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法律法规学习研讨、案卷评比和案情分析,提高执法人员专业化水平。成立西安市社会组织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引导其制定《非法社会组织查处规范》西安市地方标准。近5年来,全市依法依规实施行政约谈、责令整改、警告、限期停止活动、撤销登记等行政处罚349次,有效遏制了社会组织违规违法现象的发生。
创新工作方法,提升综合效能。西安市探索建立社会组织矛盾问题主动会商解决机制,及时化解潜在风险隐患。2023年以来,全市先后召开社会组织反映诉求主动会商会议27次,35家社会组织、14个业务主管单位通过会商机制解决了疑难问题,提升了执法综合效能。此外,市民政局还推动建立“基层社会治理网格+非法社会组织发现预警”长效机制,2023年以来,网格累计发现上报并查处非法社会组织线索43条。